查看原文
其他

跻身“中国百强县”,山东15县市有何共同经验?

赵晓 山东头条news 2022-08-19

关注焦点,反映民意。微信公众号山东头条news ,由中新社山东分社主办。


根据刚刚发布的《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》报告,山东龙口、胶州、荣成等15个县市从全国1879个县级行政区中脱颖而出,跻身“中国百强县”。

数据显示,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%的土地、7%的人口、创造了全国约十分之一的GDP,以占全部县域不到3%的土地、11%的人口,创造了县域约四分之一的GDP。“中国百强县”的实力如此强大,上榜的山东15县市有何特别之处?有哪些共同经验?
 

笔者观察发现,这些表现抢眼的山东县市大多有如下几个鲜明特征:
 
一是,资源禀赋得天独厚,因地制宜发展地域特色
 
15个上榜县市大多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,或劳动力资源,或文化资源,并擅长发挥资源优势,从当地实际出发,找准发展定位,放大地域特色,宜工则工、宜农则农、宜渔则渔、宜旅则旅,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、经济优势。
 
如烟台龙口市,地理位置优越,煤炭、黄金等矿产丰富,基于这些先天条件,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、交通运输业等,成效显著。与其同处于山东半岛的胶州市、荣成市,也有相同的发展经验。
 
二是,二三产业动力强劲,新兴产业势头正猛
 
数据显示,从产业结构水平看,中国百强县的二产占比高达51%,三产约占43.4%。做强主导产业、培育新兴产业是当下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。山东正在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,并将相关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向优秀县市倾斜,鼓励和支持县域优化产业结构,开展转型升级行动。
 
如潍坊诸城市,除传统的种植业、养殖业发达外,近些年将第二产业视为支柱产业,机械、数控、钢丝等厂房遍地开花,2019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16家,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98.0亿元。同时,诸城把第三产业当做主要发展方向,打造大学生电商创业园、创业孵化基地等,建设机器人行业的“中关村”,二三产业同步规划,融合发展。
 
三是,市场环境相对宽松,思想观念更为开放
 
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、更为开放的思想观念,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。经济实力强大的县市往往非常重视对企业的服务,为企业的发展创造适宜的土壤,少一些干预,多一些扶持,同时也注重更新思想观念,善用政策引导个体经济、民营经济、外资经济等健康可持续发展,走多元发展之路。
 
例如青岛平度市、胶州市,还曾入围“2019全国最具外资吸引力县市区百强”榜单,在思想上、平台上、环境上等更为开放,与时代潮流同频共振,再加上优越地理位置的加持,更加吸引外商投资。
 

烟台芝罘岛 周洪洋 摄


自秦朝统一设县以来,从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,就存在县域经济。经过朝代更替、历史积淀,发展到当代,县域经济空前活跃。对比百强县市的共同特征来看,目前,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往往面临思想观念和意识落后、支柱产业发展薄弱、特色资源带动力不足等问题。

为破解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,促进全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,山东曾在2018年印发《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健康发展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鼓励各县域立足实际、精准施策,勇于探索、先行先试,形成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。

未来,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始终绕不开培育特色经济、解放思想观念、重视民营经济、优化营商环境等关键性问题,县域经济上扬,将支撑省域经济拔尖。希望更多欠发达地区的县市能立足自身实际,吸收学习优秀县市的发展经验,早日跻身“中国百强县”。

  对付不文明行为,何不借鉴济南积分养犬模式?
  山东现“奇葩”武术比赛,警方介入调查!
  新高考下多少人能上本科?一些数据耐人寻味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